《法句经》尊者法救(撰)维只难(译)
《法句经》是从佛经中录出的偈颂集。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纪的北印度人,他重新整理古来传诵的佛祖法句,编集出新的《法句经》
《法句经》泥洹品第三十六
三十有六章。泥洹品者。叙道大归。恬惔寂灭。度生死畏。
忍为最自守 泥洹佛称上
舍家不犯戒 息心无所害
无病最利 知足最富 厚为最友
泥洹最快 饥为大病 行为最苦
已谛知此 泥洹最乐 少往善道
趣恶道多 如谛知此 泥洹最安
从因生善 从因堕恶 由因泥洹
所缘亦然 麋鹿依野 鸟依虚空
法归其报 真人归灭 始无如不
始不如无 是为无得 亦无有思
心难见习可睹 觉欲者乃具见
无所乐为苦际 在爱欲为增痛
明不清净能御 无所近为苦际
见有见闻有闻 念有念识有识
睹无著亦无识 一切舍为得际
除身想灭痛行 识已尽为苦竟
猗则动虚则净 动非近非有乐
乐无近为得寂 寂已寂已往来
来往绝无生死 生死断无此彼
此彼断为两灭 灭无余为苦除
比丘有世生 有有有作行
有无生无有 无作无所行
夫唯无念者 为能得自致
无生无复有 无作无行处
生有作行者 是为不得要
若已解不生 不有不作行
则生有得要 从生有已起
作行致死生 为开为法果
从食因缘有 从食致忧乐
而此要灭者 无复念行迹
诸苦法已尽 行灭湛然安
比丘吾已知 无复诸入地
无有虚空入 无诸入用入
无想不想入 无今世后世
亦无日月想 无往无所悬
我已无往反 不去而不来
不没不复生 是际为泥洹
如是像无像 苦乐为以解
所见不复恐 无言言无疑
断有之射箭 遘愚无所猗
是为第一快 此道寂无上
受辱心如地 行忍如门阈
净如水无垢 生尽无彼受
利胜不足恃 虽胜犹复苦
当自求去胜 已胜无所生
毕故不造新 厌胎无淫行
种燋不复生 意尽如火灭
胞胎为秽海 何为乐淫行
虽上有善处 皆莫如泥洹
悉知一切断 不复着世间
都弃如灭度 众道中斯胜
佛以现谛法 智勇能奉持
行净无瑕秽 自知度世安
道务先远欲 早服佛教戒
灭恶极恶际 易如鸟逝空
若已解法句 至心体道行
是度生死岸 苦尽而无患
道法无亲疏 正不问羸强
要在无识想 结解为清净
上智餍腐身 危跪非实真
苦多而乐少 九孔无一净
慧以危贸安 弃猗脱众难
形腐销为沫 慧见舍不贪
观身为苦器 生老病无痛
弃垢行清净 可以获大安
依慧以却邪 不受漏得尽
行净致度世 天人莫不礼
《法句经》译文及解读--36泥洹品
【译文】
泥洹品大意是讲:佛教的最终旨归乃是恬淡清净的涅槃境界,救度世人对生死的畏惧。
「忍」是最好的自我守护(法宝),涅槃(是)佛称赞的最上(境界):出家而不冒犯戒律,止息心(念)无所加害於人。㈠
没有疾病是最大的利益,知道满足是最大的富有:(诚实)厚道是最好的朋友,涅槃(无余)是最大的快乐。 ㈡
饥饿(不满足之感觉)是最大的疾病,各种作为(之心)是最大的痛苦;如若得知道层道理,证得涅槃是最大的快乐。(三)
向往善道之人很少,趋向恶道之人甚多:如若的知这层道理,证得涅槃是最大的快乐。 (四)
善因结善果,恶因得恶报;善因得涅槃,因缘果报皆这样。 (五)
麋鹿依归旷野,禽鸟在天空飞翔,万法归依分别义,真人最终证得涅槃。㈥
万物缘起无自性,物无自性便是空,空无自性无所执,亦无思惟之本体。 (七)
心(念)渺难见,习气可睹心:了悟欲望是祸根,便已具备真见识:世间一切无所乐,乃为除灭人生苦。 (八)
执著於爱欲,徒增人生苦:(心智)明净不染客尘,明净心智能御欲:不去亲近世间物,乃为除灭人生苦。 (九)
见解之外有见解,所闻之外有所闻,此念之外有彼念,心识之外有心识:明白此理无执著,除灭心识至寂寞。 (十)
一切皆可舍,亦是有所得:除灭对身心的执著,消灭产生痛苦的因缘,心识彻底除灭尽,人生痛苦皆了脱。 (十一)